首页

优美踩踏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30 03:13:27 作者:入境旅客携带国家管制药品三唑仑500粒被海关查获 浏览量:58742

  中新社悉尼3月17日电 题:踏访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3月16日,记者踏访了设在悉尼大学内的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该中心主任阿尔伯特(Albert)和副主任李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此领域合作具有巨大潜力。

当地时间3月16日,澳中能源信息与需求响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阿尔伯特(中)和副主任李炜(左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

  阿尔伯特介绍称,中心成立于2019年,集结了澳中两国优秀科研力量,致力于共同开发能源信息学和需求响应技术,以提高绿色能源的渗透率和可持续性,并提供高效、经济实惠且可靠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他说,中心成立后,根据项目规划和双方核心人员的专长进行了合作分工。澳方主要从事软件研究,而中方专注于硬件研究。具体而言,中心在用户侧开发了一种综合能源管理服务,激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提高了市场渗透率,帮助用户节能并最多降低50%的电费。在电网侧,中心的方法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和电网可靠性。此外,需求响应框架将减少因满足峰值负荷而使用褐煤发电产生的电量,大幅减少碳排放。

  负责技术业务的李炜教授告诉记者,中心的工作得到了澳大利亚工业、创新和科学部,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澳大利亚科学院等多家机构的肯定。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心开发的资源调度算法被成功应用于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有效分配了稀缺的医疗资源,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这项工作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谈及澳中科技合作的未来空间,阿尔伯特表示,以中心为例,双方在科技合作方面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清洁能源领域,两国可以共同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在计算设备中的利用率,推动整个计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碳排放。两国还可以合作开发高度信息化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

  李炜认为,双方应以类似中心的双边合作项目为依托,促进双方科研人员长期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培养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为两国科技发展合作注入持续活力。此外,要着力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真正惠及两国人民。

  展望新的一年,阿尔伯特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表示,中心成员将按计划访问中方合作伙伴,深化合作关系,推动项目进展。在悉尼大学的支持下,中心将进一步扩大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促进联合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最终造福两国人民。(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二届“石家庄杯”全国省会城市桥牌赛开幕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两位风云成就奖获奖者孜孜不倦,默默耕耘,坚韧不拔,为筑牢今天气象科技全面进步的基础贡献了重要力量。协会将一如既往发挥好气象领域全国性行业社会组织在气象行业科技创新中的推动作用,继续办好科学技术奖,通过奖励机制引领、激发广大气象工作者勇于突破、创新,努力为气象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生态环境。

台青:愿为两岸青年的未来而努力

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共有67人参加过里约奥运会,201人参加过东京奥运会,226人参加过上届雅加达亚运会,630人为第一次参加亚运会。

广州海事国庆假期保障近377万吨重点物资安全运输

“西藏民主改革是推动西藏人权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进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宗荣说。

中国围棋世界冠军邀请赛成都开赛

崔龙海表示,鲜血凝成的朝中友谊历史悠久、根基深厚,是两国共同的宝贵遗产和珍贵财富。在金正恩总书记和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引领下,朝中友好关系进入新时代,有力彰显两国关系的生命力和牢不可破。朝方愿同中方携手努力,遵照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指引的方向,以建交75周年暨“朝中友好年”为契机,传承和发展朝中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朝中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景迈山成云南茶博会热词 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和担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